上海做网站 上海网站建设
通知公示
 
当前位置:首 页 > 新闻资讯新闻资讯
四川成都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初见成效
更新时间:2012-10-12 浏览次数:1397
 
       作为全国首批再生资源回收体系试点之一,成都用6年时间,探索出了一条“城市矿产”的财富挖掘路径。2011年,成都市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回收量156万吨,回收交易额33亿元,实现利税2.44亿元,解决5100多个下岗人员和农民工就业。

  近日,这一探索终于得到行业认可。9月初,国家商务部流通产业促进中心来蓉督查回收体系建设项目后,给出评价:成都为全国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塑造了一个值得推广的典型。

  走出繁琐布点的“阵痛期”,成都正围绕运营“瓶颈”重点发力,谋求“城市矿产”利用率最大化的途径。

  理顺回收体系布点位、建渠道

  最迟下个月,成都每天产生的近10吨废旧塑料瓶,将被送到位于什邡的大爱感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加工成毛毯等日用品。供货商、成都市万家福再生资源回收公司负责人高玉林认为,企业签下大单,得益于成都市趋于成熟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

  据悉,成都市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已形成了分工明确的分拣中心、社区回收网点、回收利用基地项目等,为保证“进”、“出”的渠道顺畅打通了“关节”。

  9月18日,记者在武侯区再生资源回收市场内看到,纸板、塑料、废铁的分拣、分装、压缩打包在流水线上有序进行,该市场每天能“消化”成都市的几百吨“废品”。高玉林说,金属类的就卖给攀钢等制造业企业,纸板类就运送到广汉、新津、重庆等工厂,“所有的企业都是环保达标企业,不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数据显示,6年来,成都市已建成1530个规范的社区回收站点、4个分拣中心和13个标准再生资源市场,构建起“收”的平台;10多家再生资源行业龙头企业,肩负“用”的使命;并累计培训再生资源回收从业人员3500余人次,从业人员规模达到10万余人;位于彭州、新津的2个大型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基地也正在紧张建设中。

  体系理顺了,过去走街串巷的“收荒匠”行当也规范起来。成都市还专门针对回收行业的上门服务人员制定了包括服装、电子秤甚至文明用语等在内的统一标准。相关的培训方案,已被许多陆续慕名前来“取经”的城市索取一空。

  创新回收方法积分兑奖、电话预约

  发展过程中也有矛盾。比如早期设在背街小巷里的回收站点,就在城市管理要求的挤压下,逐步外迁至三环路以外。成都市锦江区正通过探索推广垃圾分类、提高资源再生利用率的长效机制,化解这一矛盾。

  为扩大分类影响范围,锦江区将辖区的学校、写字楼、商场、酒店、医院等全部纳入垃圾分类试点范畴;为激励市民主动进行简单的前期分拣分装,该区向市民发放专用条码,只要市民用贴上条码的垃圾袋正确分类,就能赚取积分,用于兑换洗洁精、肥皂等奖品。”

  这个简单易懂的回收模式,在先期进行的31个居民小区“试用”阶段,效果惊人:“仅半年多时间,超过两万户的用户中累计回收分类垃圾两百余吨,用户参与投放率80%以上,分类正确率超过90%。”

  在成都市层面,另一方向的探索也在进行。市商务局民生服务处处长扈静春告诉记者,成都市于去年底将“废旧回收”正式纳入成都市家政服务网络体系中,“市民登录96118网站或拨打这个号码,即可在线预约收旧。”

  据了解,下一步成都市将对回收点的布局进行二次优化,并对部分回收站进行提档升级的试点,如引进信息化管理技术、更新对人员的培训课程、更替老旧机器等。而锦江区正在试点的行动,则有望在三年内向全域成都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