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做网站 上海网站建设
通知公示
 
当前位置:首 页 > 新闻资讯新闻资讯
垃圾处理厂频遭选址难 都反对建在自家门口
更新时间:2013-10-16 浏览次数:1214
 

  这两天,中国之声持续关注了上海青浦区生活垃圾处理厂建在苏沪交界的地方,臭味扰民,殃及江苏昆山的事件。事情曝光之后,很多人都在说:这件事折射出的是我们在生活中普遍对垃圾处理的一种态度:就是人人都需要,但是人人都反对它建在自己的家门口。

  中国大城市的垃圾处理,现状究竟如何?到底面临哪些困难?我们的记者在各地展开了调查,第一站,我们去安徽省会——合肥。

  记者从合肥市城管局了解到,位于合肥市肥东县桥头集镇的龙泉山垃圾处理场是合肥唯一的垃圾处理场,这里一直承担着全市的垃圾处理需求。

  在龙泉山垃圾处理场一期工程,记者看到,一辆辆大型垃圾运输车排成队,将生活垃圾倾倒到指定位置,通过柱状物“压实器”的碾压,把垃圾挤压成“扁平状”,随后一股股消毒除蝇生物制剂喷雾喷射而出。废纸、果皮、塑料袋……全市市民每天产生的近3000吨生活垃圾,全部运到这里“集中消化”。

  合肥市每位市民平均每天要产出0.8公斤,全市每天大约要产出3000多吨的生活垃圾,而在作业区作业的工作人员只有6个人,工作量非常大:“早上垃圾车三点半进场,倒两车就要推,高峰时段在早上5点多到10点。”

  龙泉山垃圾处理场一期工程于2004年投入使用,起始处理能力为每天1000吨。近几年,合肥市生活垃圾产量迅速增加,面对快速增长的垃圾量,原先的一期工程已不能适应合肥城市垃圾的处理需求。

  目前正在建设中的二期工程,设计的总填埋库容1656万立方,是一期总填埋库容的3倍,预计能满足合肥市未来近20年城市生活垃圾处理需求。

  按照预计,到2030年,合肥生活垃圾处理将达到5092吨/天,日复一日,处理起来仍将不堪重负。合肥市固体废弃物处理中心主任李玲表示,现在最难的就是要超前规划征地:“我们希望,就是相关部门要有超前的眼光,去把这个地控制起来,因为这个在我们这个整个项目实施过程中,征地是最难的。”

  “日复一日,处理起来仍将不堪重负”,处置能力的计划赶不上变化,只能是人与垃圾来争地,而同样的矛盾也发生在上海:

  设计的时候觉得能解决50年的垃圾处理问题,实际上8年之后,就要抓紧扩建了,而新建的这一期,最多也就能撑个5-6年。

  据《人民日报》等媒体报道,上海市每天生活垃圾清运量高达2万吨,每16天的生活垃圾就可以堆出一幢金茂大厦;北京呢?日产垃圾1.84万吨,如果用装载量为2.5吨的卡车来运输,长度接近50公里,能够排满三环路一圈,并且这每年的垃圾量还在以8%的速度增长;此外,广州市每天产生的生活垃圾也多达1.8万吨……

  住建部的一项调查数据表明,目前全国有三分之一以上的城市被垃圾包围。全国城市垃圾堆存累计侵占土地达75万亩。

  一方面,“垃圾围城”日益严重,另一方面,目前的整体垃圾处理能力还远远不够。我们再来看一组数据:以北京市为例,现有垃圾处理设施的设计总处理能力日均约为1.03万吨,每天的缺口已经达到8000余吨。

  而根据中国环保产业协会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委员会的统计,2011年,全国657个设市城市(包括直辖市、副省级城市、地级市、县级市)生活垃圾处理率为91.1%,其中20.1%为直接堆放或简易填埋。以当年城市垃圾清运量1.64亿吨计算,仅上述657座城市,当年已堆积未处理的垃圾就接近5000万吨。

  污染问题不仅仅是大家的感觉,今年3月,环保部联合三部委公布的《华北平原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表示,生活垃圾填埋场对地下水产生点状、线状污染。这笔沉重的历史欠债已经到了不得不偿还的时刻。

  还是以北京为例,4月8日,2013年首都环境建设暨市政市容管理工作会上传来消息,北京市准备对已完成填埋的存量垃圾重新挖出,进行分拣,之后进行焚烧。与会人士表示,一些垃圾填埋坑经过二十多年的使用,底部的防渗层如果出现损坏,可以利用这个机会进行修补。

  日前,环保部部长周生贤就环保问题作报告时指出,全国4万个乡镇、近60万个行政村大部分没有环保基础设施,每年产生生活垃圾2.8亿吨,不少地方还处于“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状态。

  一方面,日益膨胀的城市正在产生越来越多的垃圾,另一方面,垃圾处理场又似乎很难摆脱二次污染的问题,在大家的心目中是人人喊打的对象,选址已经越来越难。

  这样的困扰又何止在长春,在河南郑州,相似的矛盾已经导致从97年开始运行的一座垃圾处理厂面临着搬迁的命运。

  中午时分,张李垌村村头的王翠(化名)一家正在屋里做饭,看着水管里流出来的白色的浑浊的水,王翠很不满意:

  “(哦,是浑的啊!)啊,它都不是清亮亮的了,原来的水可清亮,原来你看俺这水喝着甜丝丝的,可好喝,这是井里的地下水,很深,现在不中,这垃圾场比井还深,水污染流到那井里。喝着都不一样!”

  郑州南四环西边的张李垌村紧临郑州市综合垃圾处理厂,垃圾场97年建立到现在,张李垌村民和垃圾场矛盾不断,村民反映,垃圾处理厂气味难闻、填埋的垃圾渗透液污染周边环境,张李垌村村民:“大热天窗户从来都不敢开过,臭气一会儿进屋,满屋都臭,一夜都不会睡。”

  “小孩儿们身上都容易出那疙瘩啥的。夏天都不敢往头顶上看,蚊子密密麻麻的,都不敢往头顶上看。没人敢出门。现在俺村得癌症的人也特别多,(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就这几年,有两三年了吧。五、六十的都有,现在都正化疗着了。”

  顺着村民的指引,记者找到了一口村民组的井房,井盖密封着,上边连着水泵,直接从井里把水抽到泵房。在这里,垃圾的腐臭味不时地飘散过来。村民说,整个张李垌村有6口井,村南边的这两口井离垃圾场最近:“这个一照直过去就是200多米,后头那离得百十米都没有。”

  记者沿路向西,一路上垃圾的腐臭味越来越重,让人心里难受的是,这里还建有不少村民的房子。再往前走,记者惊奇地发现,村民们的房子背后就是垃圾填埋场,中间就隔了一条4.5的路:“(这个村子背后直接就是!)挨着墙,一道墙,五米都没有!”

  尽管天气十分凉爽,记者仍然被垃圾的臭味呛得不能呼吸,难以想象夏天,村民们怎么忍受垃圾的味道。两个月前,村民们因为污染无法忍受,堵住道路不让垃圾车进场填埋,但最终结果只是争取到政府发下来的每人每月300块的房租费。

  和周边村民的矛盾让郑州市综合垃圾处理厂厂长王书专十分头疼,他说,政府已经决定将张李垌村整体拆迁到郑州北郊郑密路附近。小区已经动工了:“这个是谁也规避不了,有影响,这经常的大气监测包括他影响的距离这都考虑在内,这次所以说要给它拆迁。”

  但王书专也说,城市垃圾量太大。仅郑州航空港区一个区,两年时间,来这里倾倒的垃圾清运车辆就增加了28辆,而两年前,他们只需要4辆。不断增长的城市人口和不断增加的城市垃圾,促使郑州市政府不得不在郑东新区筹划再建一座垃圾处理厂,但是地选在哪里,又会引发什么样的矛盾和纠纷,将是城市管理者避不开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