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工信部网站消息,工信部、科技部、财政部日前联合印发《再生有色金属产业发展推进计划》,主要目标是到2015年,再生有色金属产业规模和产量比重明显提高,预处理拆解、熔炼、节能环保技术装备水平大幅提升,产业布局和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节能减排和综合利用水平显著提高。
《计划》指出,到2015年主要再生有色金属产量达到1200万吨,其中再生铜、再生铝、再生铅占当年铜、铝、铅产量的比例分别达到40%、30%、40%左右。到2015年,再生铜、再生铝行业形成一批年产10万吨以上规模化企业,再生铅行业形成一批年产5万吨以上规模化企业。前10位企业产业集中度达到50%以上;培育形成若干产业集聚发展的重点地区,其产能比重超过80%。到2015年,产业整体技术装备水平明显提高。
《计划》表示,鼓励兼并重组,培育优势企业。研究制定再生铜、再生铝和再生铅等行业准入条件,明确再生有色金属行业企业规模、技术装备、综合能耗、节能环保等准入指标,提高产业准入门槛,促进产业结构优化,规范行业秩序,提升资源综合利用率和节能环保水平,引导生产要素向优势企业集中。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和项目审核管理规定,强化节能评估审查、环境影响评价和用地审查,重点推进现有企业技术改造和产业调整升级,从严控制总量,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和盲目扩张。
近年来,在我国有色金属总产量大幅增长的情况下,再生有色金属产量所占比重持续增长。产业技术装备和节能环保水平不断提高,金属熔炼回收率有较大提高,产品结构明显改善,产业实现整体快速发展。
“十二五”期间推进我国再生有色金属产业可持续发展将遵循的基本原则有:一是加强行业准入,优化产业布局;二是加快科技创新,推进产业升级;三是实施示范工程,发挥引导作用;四是鼓励兼并重组,培育优势企业。
“十二五”主要发展目标:到2015年,主要再生有色金属产量达到1110万吨,其中再生铜380万吨、再生铝580万吨、再生铅150万吨,再生精炼铜占当年精炼铜产量比例达到40%,再生铝、再生铅产量占当年电解铝、精铅产量比例分别达到30%、30%以上。再生有色金属产业布局和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集中度明显提高。再生有色金属预处理拆解、熔炼、节能环保技术装备水平进一步提高,分级利用得到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及节能减排取得积极成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