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做网站 上海网站建设
通知公示
 
当前位置:首 页 > 新闻资讯新闻资讯
【行业呼吁】中再生协会报废车分会张莹:报废车回收拆解行业多地产能预警 需引起高度重视
更新时间:2022-09-29 浏览次数:394
 

“目前,官方公示的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资质企业总数约有1205家,而且各地还有一些在建或拟建企业,产能过剩的风险正在成为新的困扰,或会打破行业目前的生态平衡。受原材料市场价格上涨的影响,部分地方甚至非理性地抬高回收价格,个别企业反映回收价格高,经营成本高,如此持续下去,可能会有‘倒挂’等问题,因此从市场饱和、经营风险等方面都需高度重视。”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以下简称“中再生协会”)报废车分会秘书长张莹在接受《中国汽车报》记者采访时对报废车回收拆解产能发出预警,提醒各方高度重视,理性投资,引导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山东、山西、陕西、浙江、湖北、安徽、福建、广东等多个省市主管部门公布《产能预警》、《行业明白纸》,对当地已有资质企业家数、产能、在建企业等进行公布,同时,结合当地机动车保有量,以及理论报废率4%的数据,分析了现存企业的饱和状态,这些地区报废车回收拆解产能或已过剩,给出了投资风险提示与预警说明。《报废机动车回收管理办法》(国务院令第715号)实施以来,报废车机动车回收拆解行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企业数量不断增加,甚至出现盲目投资、恶性竞争等问题,产能过剩问题凸显。

中再生协会报废车分会统计的数据显示,截至9月1日,全国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正式公示的“报废车回收拆解资质企业”总数为1205家,另外,除目前处于企业升级改造,资质换发的阶段的资质企业外,全国多地仍有数家在建或拟建企业。与此同时,近两年的报废车回收拆解数量增长较为缓慢,产能问题隐忧凸显。

“从目前各地公布的信息看,各地主管部门结合当地的机动车实际淘汰情况,以及近两年的企业收车数据,同时根据未来市场的淘汰率进行测算,对现有、待批及在建企业产能已远大于实际需要进行分析后,发布这些地区产能过剩预警,并提出理性分析,谨慎投资。从市场发展角度需要我们高度重视。”张莹强调,相关企业进入报废车回收拆解行业需理性分析,做好调研,并充分分析好自身的优势,避免盲目投资、重复建设,造成资源浪费、恶性竞争。

值得关注的是,受投资热、原材料市场价格波动大等因素影响,近一年时间,报废机动车回收价格一路走高,报废车回收市场的竞争正在加剧,管理成本、拆解成本也在不断增加,甚至个别企业出现“倒挂”现象。中再生协会报废车分会统计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8月,全国小型车市场回收价格指数约为1555元/吨,比2020年同期上涨860元/吨,同比上涨476元/吨,环比上涨107元;中型车市场回收价格指数约为1741元/吨,环比上涨76元/吨;大型车市场回收价格指数约为2059元/吨,环比上涨62元/吨。在市场回收报价中,最高的地方甚至突破3000元/吨,多数维持在2300元/吨以上。“从目前市场状况来看,市场处于微利状态,个别地方甚至首次出现历年来的倒挂现象。”张莹表示,回收市场的竞争加剧与管理成本的不断增加,下游市场的波动幅度较大,加之回收市场的参与者复杂且不可控,尤其是去年下半年以来,多个地方的报废车在回收过程中出现了“三无”车辆,即无三元催化器、无轮毂、无蓄电池的现象,零部件的缺失,等同于报废车辆价值有所减少,因此,目前的回收市场的混乱,私拆现象,使得报废车回收市场居高临寒,成为市场发展新隐忧。

在张莹看来,目前,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行业处于高速发展的过程中,结合市场现状来看,“强产业,稳发展”还存在较大挑战。因为“发展虽快、信心不足”是目前市场企业发展快、市场不对称的原因,所以重建市场信心需要一个过程,相比短期政策,行业更需要关注与未来行业中长期发展有关的政策与市场规范的长效机制,需要行业从业者与社会群体的观念意识共同提升,打破原本的不合规的依存关系,树立行业创新性经营模式,才是奠定市场稳健,良好态势的基础。

“报废机动车回收行业在迈入了新的阶段,作为机动车全生命周期的末端服务、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构成和绿色低碳的践行者,报废车企业越来越标准、越来越规范的配套服务,如果主管部门可以联合打击非法拆解,加强对业务不规范的企业进行合理合法的监管,将对新业务模式发展,探索新业态,增强市场主体活力形成一定支撑。”张莹强调,报废车回收拆解业务大多是保本微利的长周期业务,需要市场和政策共同重视起来。如果说现阶段报废车回收行业仍没有形成标准化、规范化的业务流程与市场模式,说明这个领域并不成熟,仍处于成长期,需行业各方的共同关心、探讨和呼吁。

(来源:中国汽车报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