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31日,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化干部员工对循环经济的理解和认识,中国资源循环集团举办“资环大讲堂”第二讲,邀请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循环经济产业研究中心主任温宗国就“生态文明建设新形势下循环经济科技创新与产业化高质量发展”进行授课。
温宗国教授进行了以“生态文明建设新形势下的循环经济科技创新与产业化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授课内容。温宗国教授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主题,从生态文明建设与循环经济内涵、生活源固废分选及多元化利用、新兴固废高质化循环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助力资源循环等4个方面讲授了循环经济面临的问题、发展现状、趋势及未来方向,为发展好循环经济提供了新思路、新见解:
内容1-生态文明建设与循环经济内涵
温宗国教授首先从全球视角切入,指出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提出的“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污染与浪费”三重危机,已成为21世纪制约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挑战;世界经济论坛2024年全球十大风险中,前四位均与生态环境相关,凸显循环经济的系统性应对价值 。随后,他梳理了国际关键行动:美国(2024)、德国(2019)、日本(2021)、韩国(2017)等主要经济体在智能感知、清洁生产与资源循环等领域的部署,归纳出智能化可持续发展的“三大目标”:环境监测、风险管理与资源循环。在中国路径方面,温教授回顾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提出“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并推动生态文明写入宪法,明确碳达峰、碳中和时间表,为新时代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提供根本遵循 。他进一步介绍了国家中长期目标:“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生态文明建设” 。随后,他概述了支撑循环经济发展的“六大支撑体系”:发展规划、标准体系、试点示范、指导目录、财税金融与法律法规。同时他提出新时期固体废物循环利用要以“智能-高质-无废-零碳”为目标:聚焦垃圾新型分类提质、废旧消费品资源化、退役新能源部件循环与大宗固废生态回归四大环节;并以“四流”(物质、能源、信息、价值)和“三新”(新支柱、新手段、新赛道)为理论支撑,结合系统工程和人工智能技术,构建高效协同处置体系,为应对气候变化和推动产业升级提供创新路径。
 生态文明建设与循环经济内涵
内容2-生活源固废分选及多元化利用
温教授首先阐述城市生活源固废“大分流+细分类”投放模式,将垃圾分为厨余、有害、可回收和其他四类,并在园区中端构建“两网融合”智能分拣中心:通过近红外光谱、高清成像与机械臂实现高、低值可回收物分级输送至再生资源加工,剩余20%送往焚烧发电或填埋处理,大幅提升资源化率与可回收率 。针对“其他垃圾”组分混杂瓶颈,上海干垃圾中橡塑占比近50%,成都“其他垃圾”含15–30%可回收物,尤以塑料膜袋和纸塑复合包装为主 。在成都中试基地,园区已部署智能分选设备、协同掺烧发电与智慧焚烧调控,并配套绿电充电桩、电气化及氢能环卫车,形成“制氢–加氢–用氢”一体化商业运营模式,依托土地与财政政策保障推动示范落地 。此外,借助系统工程方法,将源头智能监测与末端多源处置设施匹配:可回收物进入再生加工, 可燃组分热化学处理, 可生物降解组分生物处理, 并联动多源废水调配与烟气/废气协同治理,实现残余污染物协同控制与无害化 。在碳中和3.0版框架下,厨余/餐厨垃圾经联合厌氧产生沼气并结合CCUS利用;生活垃圾与市政污泥干化或分拣回收;多源固废协同制氢,配套储能、热泵等多能互补,为环卫车辆提供电能、氢能及再生塑料,推动园区全流程低碳升级 。

生活源固废分选及多元化利用
内容3-新兴固废高质化循环利用
温教授针对退役风机叶片、废旧轮胎、废塑料和生物质等富碳固废,提出“热解+协同联产”一体化方案:首先通过热解将固废转化为碳包覆纤维和可燃油气,随后在闪速焦耳加热装置中瞬时电热制备石墨烯等高值碳材料,高温加压气化装置则将剩余碳质渣气化生成粗合成气,经等离子精炼、催化变换和分离单元,制取高纯氢气;副产路径包括绿色甲醇、碳化硅、芳烃和热解油气,全面实现“高质化、多元化、低碳化”利用。

新兴固废高质化循环利用
内容4-人工智能技术助力资源循环
在这一方面,温宗国教授指出,新时代固体废物资源化必须深化数字化与智能化应用。他强调依托“互联网+再生资源交易平台”实现低成本交易与精准物流,并结合GIS、视觉识别与AI评估提升再生物品质量与价值 。同时,他介绍了基于大语言模型与多模态AI的固废种类识别与智能处置方案生成技术 ;并指出低空无人机搭载激光雷达与高清成像,可构建垃圾堆场3D点云,对品类、体积与重量进行超分辨率监测 。并以退役风电机组设备高分辨率识别及回收策略研究为实例,阐释了如何通过网络爬虫和LLM自动获取风电场清单,结合高分遥感影像与深度学习算法精确定位机组,并在此基础上构建风机数据库及回收网络优化模型,实现退役设备的高效回收。

例:退役风电机组设备高分辨率识别及回收策略研究
本次授课温宗国教授从多个维度深度剖析挑战与机遇,展望发展趋势,为“智能–高质–无废–零碳”战略提供了新思路和路径。
来源: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循环经济产业研究中心 |